作者:任理轩
部门:党办
日期:2012-6-14 15:26:00
人气:10869
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对于推动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具有理想高远、紧贴实际、科学理性、人文关怀等鲜明特点,从根本上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先进性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根本,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源泉,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基础,党重视自身建设的传统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保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尤其需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以人为本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使党的伟大精神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无精神不立。党也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党无精神不强。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对于推动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自5月13日至6月15日,本报在理论版推出“寻根——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系列专版,对具有代表性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进行深入解读,追寻其历史轨迹,探究其深刻内涵,阐释其时代价值,受到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大家普遍感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巨大政治优势,是我们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创美好新生活的不竭精神动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需要继续大力弘扬这些伟大精神。
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史也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史
伟大的党培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滋养伟大的党。我们党的90年,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90年,也是党不断发展壮大、日益坚强成熟的90年。9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古老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民族从任人欺凌到振兴自强,人民从受苦受难到富裕安康,党也从成立时只有几十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我们党建立丰功伟绩的历程,也是不断培育形成伟大精神的历程。
在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党的伟大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向前。成立于民族危亡之际的中国共产党,面对的首要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这极其艰难曲折的过程中,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正是这些伟大精神,使我们党与以往的政党、使我们的军队与旧式的军队在精、气、神上有了根本区别,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为中国革命在困境中峰回路转、呈现蓬勃生机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推动中国革命在艰难中奋进、在曲折中前行,直至取得最后胜利。
在意气风发、激情燃烧的建设年代,党的伟大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是中国人民建设新世界的伟大起点。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面对的主要历史任务转变为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面对这更伟大、更艰苦的工作,毛泽东同志豪迈地指出:“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继承革命年代精神培育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等,正是中国共产党人豪迈气概的生动体现。这些伟大精神,为党带领人民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和国防体系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在波澜壮阔、生机勃勃的改革年代,党的伟大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开拓创新、走向富强。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带领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不仅使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巨大进步,而且培育形成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要求解放思想、提倡敢闯敢试、鼓励改革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强调科学发展、彰显以人为本,与创造奇迹和辉煌的改革开放实践互为支撑、相得益彰。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当遇到各种难以预见的困难、风险和挑战时,党沉着应对,培育形成了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当面临对国家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事件时,党全力以赴,培育形成了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这些伟大精神继承和发扬了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培育形成的伟大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伟大征程中创造奇迹和辉煌的强大精神支撑。
党的伟大精神具有鲜明特点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培育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思想理论、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追求、优秀政治品格、优良工作作风、积极精神风貌的结晶。这些伟大精神虽然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有各自的内涵与特征,但总体上看,具有一些共同的鲜明特点。
理想高远。党的伟大精神之所以对于我们坚定信念、鼓舞斗志、做好工作具有重大作用,是因为它们蕴含着高远的理想,是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等的集中体现。正是有了高远的理想,我们党才凝聚起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成就。因为理想高远,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因为理想高远,“一张白纸”逐步被画上又新又美的图画;因为理想高远,千年飞天梦想终成现实。
紧贴实际。党的伟大精神并不因为理想高远而脱离现实,而是既仰望星空更关注脚下,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井冈山精神强调敢闯新路,指引党和工农红军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新路;西柏坡精神强调坚持“两个务必”,提醒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不被胜利冲昏头脑;“两弹一星”精神强调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密切合作、集体攻关;改革开放精神强调开拓创新,推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科学理性。党的伟大精神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客观规律为依托,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彰显了科学理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强调“实事求是”,大庆精神突出“讲求科学、‘三老四严’”,抗震救灾精神要求“尊重科学”。这些都表明,党的伟大精神始终坚持科学理性,体现的是我们党对自身活动合规律性的不懈探索。
人文关怀。党的伟大精神在注重科学理性的同时,也关注人的利益、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发展,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从延安精神强调“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到改革开放精神强调“以人为本”,人民利益始终在我们党的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始终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最终也是最高的价值尺度。党的伟大精神教育人更激励人、依靠人更发展人,始终不离开对人的关怀,体现的是我们党对自身活动合目的性的积极追求。
党的伟大精神,从根本上说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一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以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奋斗目标。无论革命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还是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贯穿其中的都是党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这是每种精神都固有的“内核”和不变的“基因”,一脉相承地体现着党的伟大精神的先进性。另一方面,这些伟大精神在坚守“内核”和“基因”的基础上,又是与时俱进的。纵观90年来党所培育形成的伟大精神,其内容总是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丰富、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这种与时俱进的品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增添新元素。从革命时期到建设时期再到改革时期,随着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变化和党领导的事业不断推进,尊重科学、改革创新、以人为本等新的元素被不断充实到党的伟大精神之中。二是不断赋予新内涵。艰苦奋斗、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等是党的许多伟大精神共有的内容,但由于时代条件和实践基础不同,它们的具体内涵又有所区别。长征精神强调的独立自主,是要回答如何从实际出发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大庆精神强调独立自主,是要回答在艰苦条件下如何自主创业;而改革开放精神强调独立自主,则是要回答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坚持中国的事情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90年来,正是在坚守与变革、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中,党的伟大精神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为不断发展着的党的事业提供着不竭的精神动力。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培育形成如此伟大的精神
任何一种精神的形成都有着深刻的根源。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培育形成一系列伟大精神,根本条件是党所具有的先进性,深厚源泉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坚实基础是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基本保障是党始终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培育形成如此伟大的精神。
党的先进性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根本。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鲜明特征。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表现在指导思想、性质宗旨等诸多方面,它们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根本条件。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也是党的伟大精神得以形成的思想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伟大精神中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也是党的伟大精神得以形成的价值观基础。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伟大精神中关于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等内容,都是党的性质宗旨和价值取向的具体展现。正是自身的先进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能够培育形成伟大精神。
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源泉。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深深熔铸于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儿女中的优秀分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自觉继承者、最好践行者和大力弘扬者。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始终围绕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来进行,体现的正是强烈的爱国主义。党的伟大精神中的“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等,表明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一以贯之地被各个时期党的伟大精神所继承、所强调、所彰显;“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等,正是对中华民族精神中“团结统一”的生动演绎。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内容,也都在党的伟大精神中有着生动展现。90年来,党不断从中华民族精神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培育形成伟大精神;党所培育形成的伟大精神,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
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基础。党的伟大精神归根结底是对客观实践的一种反映,是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带领广大党员和全国各族人民在丰富多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长征精神形成于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坚实脚印中,延安精神蕴藏在延安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的实际行动里,雷锋精神体现在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改革开放精神植根于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特区先行先试的创新实践中,抗震救灾精神发轫于抗震救灾“第一位是救人”的响亮口号中……每一种伟大精神都孕育于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都是对伟大实践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的高度概括和精心凝练。
党重视自身建设的传统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保障。高度重视自身建设,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来推进党的事业发展,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一条重要经验。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高度重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这些建设与党的伟大精神的形成是互促共进的。比如,党的思想建设要求广大党员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等等。这些要求与培育形成党的伟大精神是高度一致的。90年来,我们党始终将自身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为培育形成党的伟大精神提供了重要保障。
让党的伟大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闪耀璀璨光芒
90年前,中国处于被压迫、被欺凌之中,处于分裂和动荡之中。“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痛苦地摸索着。90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神州大地沧桑巨变,中国人的强国之梦、复兴之梦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今天,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各项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我们所面临的形势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全球思想文化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内看,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尤其是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带来了大量新矛盾新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总体而言,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要抓住历史机遇、应对风险挑战,实现既定的目标任务,就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党的伟大精神,让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闪耀璀璨光芒。着眼于新的形势、新的实践、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我们尤其需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以人为本精神、艰苦奋斗精神。
实事求是精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是正确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是90年来我们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基本原因,也是党的伟大精神的基本要素。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今天,抓住历史机遇、应对风险挑战,也要靠实事求是。我们应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开展工作,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改革创新精神。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创造性实践中解决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党不断走向成功、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法宝。审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着眼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将出现许许多多的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同样需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尤其要把改革创新精神作为强大动力,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不断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人为本精神。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要求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强调人文关怀,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权益,关注人的价值,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最集中最生动的表达,也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我们应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精神,尤其是始终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艰苦奋斗精神。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艰苦奋斗不仅是我们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物质条件困难时期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而且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的条件下实现更大发展、永葆先进本色的重要保证。当前,我们既要充分看到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要清醒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客观实际。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是否定合理的物质需求,主张吃糠咽菜、节衣缩食,而是要求我们在看到成就的时候决不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滋生贪图享乐的思想,而是始终谦虚谨慎、埋头苦干,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90年来,我们党创造的辉煌业绩举世瞩目,形成的伟大精神影响深远。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深入把握党的伟大精神的科学内涵,结合新的实践、新的发展进行丰富升华,把弘扬这些伟大精神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其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