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浅谈新形势下农业中专种植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作者:陆奇英     部门:教研中心     日期:2010-6-17 15:39:00     人气:7149    
 

改革创新  科学发展

——浅谈新形势下农业中专种植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陆奇英

(广西钦州农业学校,广西钦州市  535000

摘要: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是中职学校不断发展进步的要求。文章以“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为主线,阐述了新形势下农业中专种植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农业中专;种植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科学发展

 

中国是农业大国,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应用和农村改革离不开农业教育。农业中专学校作为国家农业教育中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培养中等农业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为贯彻实施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关精神,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开展职业教育攻坚战,最近,国家又颁布了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的有关文件。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农业中专种植类专业(指种植、园艺、园林等专业),如何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1]的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思路,以保住农业中专特色、促进其科学发展和保持其为当地“三农”服务功能?本文从新形势下深化农业中专种植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种植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深刻理解农业中专学校种植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2]因此,进一步深化农业中专种植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深化农业中专种植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是适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

200510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 35 号)[1]以来,全国上下掀起职业教育改革的热潮,并取得了可喜成绩。200712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桂发〔200732号)[3],主要目的是利用2008-2010年三年时间,抢抓机遇、集中力量打一场职业教育攻坚战,促进职业教育的充分发展。200812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2],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具体要求。借助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攻坚战之机,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在基础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各市职教中心的建成与启用、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成、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成等。种植类专业作为农业中专的传统老牌专业,更应乘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之机遇,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有关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使其健康、持续、科学地发展。

(二)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的新形势,要求农业中专种植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财政部等部门于200912月,颁布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财教〔2009442号 )[4],对中职农林类所有专业学生免学费。国家对中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在一定时段内,增强了农业中专学校的吸引力,在吸收生源方面比其他中职学校更具有优势,种植类专业的学生人数会逐渐增多。如果种植类专业学生规模扩大而办学基础条件、师资、教学等没有改革创新,势必造成教育教学质量降低,使种植类专业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国家关于中职校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对农业中专种植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深化农业中专种植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科学发展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的新形势下农业中专学校获得许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农业中专应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从种植类专业的专业设置、办学模式、实验实训设备投入、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着手,使种植类专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一)合理设置种植类专业,创新办学机制,深入宣传免学费政策,扩大种植类专业学生规模

1.合理设置种植类专业,使之体现现代农业新技术,保持其品牌特色专业的示范作用。教育部职成司最近修订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和具有灵活性、超前性,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职业能力,在专业名称上更具有吸引力和体现现代技术。农业中专应按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的最新专业名称设置及最新的专业具体标准,整合资源优化组合,使种植类专业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体系上与新的专业设置相适应。此外,种植类专业多为农业中专示范性专业,要加大力度重点建设,使之保持品牌特色专业的示范作用。

2.创新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农业中专虽然已打破封闭式办学思想,开展了一些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等办学机制,但种植类专业联合办学深度力度不够,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因此,拓宽渠道,多方联系,开展多种形式、与多个企业联合办学,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实践实习环节,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又能解决种植类毕业生就业。

3.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深入宣传种植类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扩大种植类专业在校学生规模。创新招生宣传工作方法,利用国家对种植类专业学生免学费的政策优势,以招生宣传和农技咨询服务相结合的灵活形式,宣传国家对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的有关精神,增加生源,保证农业中专种植类专业学生规模,使种植类专业不断发展壮大。

(二)加大实验实训设备投入,改善种植类专业实验实训条件

1.争取上级部门专项教育经费投入和招商引资。(1)在农业中专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而教职工编制暂不增加的情况下,学校一方面要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另一方面自筹经费支付为数不少的聘用教师的工资,经费困难程度不言而喻,单靠学校自筹经费加强实验实训场所建设极显微薄。因此,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及广西开展职业教育攻坚战之际,作为广西农业中专学校,充分抓住机遇,利用建设种植类示范性实训基地之契机,争取上级专项经费投入,扩建、完善种植类专业实验实训场所设备是一种有效途径。(2)改变单一封闭的办学方式,通过招商引资,加强种植类专业的实验实训场所建设。农业中专种植类专业的实训基地,如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基地、花卉苗木场、实习果园等可以通过引进外来资金加快建设,既保证了学校实验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转,又能满足种植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2.学校保证每年自筹经费投入和动员师生参加实验实训场建设,不断完善种植类专业实验实训条件。(1)前几年,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农业中专种植类专业招生陷入困境,对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重心在比较热门专业,如计算机、模具、数控、汽车等,而对种植类专业实验实训设备投入比例较小。而中国是农业大国,科技服务“三农”和农村改革发展势必要求农业中专培养大批技能型农业技术人才。因此,农业中专只有保证每年自筹经费投入建设改善种植类专业实验实训条件,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种植类专业办学质量,保住农业中专种植类专业品牌名称,保住其在当地的影响力。(2)在学校开源节流基础上,动员种植类专业师生参加实验室、实训场的建设,完善实训设施,同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充分发挥示范试验基地在教学中作用,使教学与试验示范相结合,改善种植类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农业中专种植示范园(场)是学校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场所,应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适当开放,让种植类专业教师参加科研项目试验的同时,让学生参与操作或进行观摩,使学生接触到新工艺、新技术,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增长才干。

(三)创新思路,加强农业中专种植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1.促进种植类专业教师更新观念和培养教师的改革创新意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农业中专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如教师创新教学评价和综合素质考核评价机制,促进种植类专业教师在思想上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起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培养种植类专业教师的创新精神,只有爱岗敬业,大胆创新,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为种植类专业师资队伍注入新活力。近几年,农业中专学校主要投入经费聘请比较热门专业的专业教师,而对种植类专业师资培养投入不多,有的农业中专种植类专业教师出现:年龄偏大,大多数在40岁以上,基本上没有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数量偏少,专业教师数量少,一位兼任几门课程,种植类实验实习指导教师只有2-3位。因此,要为种植类专业教师队伍注入新活力,补充新力量,增聘新的专业教师,不断完善技能课教师补充机制,从企业聘请技能型人才担任实验实习指导教师。同时完善教师技能竞赛机制,提高教师技能,为教师自身注入新活力,提高种植类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3.创造条件,搭建教师发展平台。(1)适当减轻种植类专业教师教学任务,保证其有足够时间更新知识和参加科研项目研究。在整个学校在办学规模扩大、教学任务重的情况下,种植类专业任课教师除了任教种植类专业课程外,还兼任一些非本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繁重。质量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但在师资有限条件下,办学规模与教学质量往往存在矛盾,教师的时间基本花在课堂教学上,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钻研本专业业务和更新知识,教学质量何以保证和提高。在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形势下,实验指导教师除了从事实验实习指导工作外,还兼任其他教学工作,一个班级的实验课由两位教师指导变成只有任课教师独当一面,对学生实验实习指导不能保证质量,何谈提高学生技能?因此,在新形势下,应适当减轻种植类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提供教师发展和提升平台,保证他们有时间和精力更新知识、参加科研,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创造条件,提高种植类专业教师加培训人数比例。农业中专种植类专业教师参加每年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培训机会不多,学校可创造条件,让种植类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各种相关培训,扩大种植类专业教师接受培训面,以不断提高种植类专业教师整体业务水平。(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提升学历、晋升职称,加快绩效工资改革进度,提高福利待遇,解决聘用教师编制问题等,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积极性。

(四)适应形势,加强种植类专业教学改革

时刻牢记“质量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根据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要求、学生素质特点以及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改革课程内容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加强种植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体现职教特色,保证种植类专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1.加强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根据教育部最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改革种植类专业课程内容体系,整合课程以达到优化组合。近年来虽然种植类专业教材不断创新开发,课程内容体系更注意实践环节、学生特点以及接近生产前沿。但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相关知识随之更新,原有的一些内容陈旧过时,与生产实践脱节。因此,在使用最新统编教材的基础上,任课教师应注意利用网络资源和到生产前沿学习的新知识、技术,来补充适宜本地方的种植类专业实用新技术的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体系体现科学性、适应性、先进性、实用性等保证课程实践与生前沿新技术接轨。

2.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手段。现在的中专生基础知识薄弱、学生主动性差,以前的教学方法、手段明显不能适用。因此,根据市场和社会的需要、学生特点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多采用引导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注意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用生动有趣的形式,揭示新知识、新观点、新技术。注意突出实践环节,实践教学采用演练结合、场景设计等灵活的训练方法,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轻松掌握技能。

3.以职业技能为标准,构建凸显技能的训练考核评价体系和完善学生技能竞赛机制。(1)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实践技能是职业教育的要求和特点,也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中职办学模式普遍为“2+1(即2年在校学习,1年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和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下,既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又要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知识和技能。因此。改革创新技能训练考核评价方法,构建凸显技能的训练考核评价体系是适应形势所需。围绕种植类专业职业能力标准,制订种植类专业每个专业的3-4个核心课程和相应的核心技能,并且制订与之相配套的技能训练、考核及评价方法。在技能训练、考核、评价中按职业岗位标准要求学生,将岗位职业道德、知识、技能相结合,培养适应岗位能力强的中等农业技能型人才。2完善参全国、全省及校内种植类专业技能竞赛奖励机制,建立学分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机制,鼓励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提高种植类专业学生技能。

三、坚持不懈,深化农业中专业种植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2]。在国家大力发职业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农业中专学校不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锐意进取,处理好在种植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好办学规模与质量之间的矛盾,使种植类专业持续、健康、科学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中国教育部网站,20051028

[2]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国教育部网站,20081213

[3] 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广西八桂职教网,20071222

[4]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中国政府网, 200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