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学习袁隆平 当好农业人”学习资料

作者:     部门:党办     日期:2007-8-17 17:37:00     人气:7768    

先  进  事  迹

 1960年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这使:袁隆平认识到:遗传学冢孟德尔、摩尔根及其追随者们提出的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和遘锁互换等规律对作物育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袁隆平跳出了无性杂交学说圈,开始进行一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

    1960年7月,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上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他想: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着“天然杂交稻”,只要我们能探索其中的规律与奥秘,就一定可以按照我们的要求,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从而利用其杂交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这样,袁隆平从实践及推理中突破了水稻为白花传粉植物而无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于是,袁隆平立即把精力转到培育人工杂交水稻这一崭新课题上来。

    在1964年到l965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他和助手们每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终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他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撰写成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科学通报》上。这是国内第一次论述水稻雄性不育性的论文,不仅详尽叙述水稻雄性不育株的特点,并就当时发现的材料区分为无花粉、花粉败育和部分雄性不育三种类型。从1964年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算起,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l00%的不育系来。袁隆平总结了6年来的经验教训,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育现象,认识到必须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袁隆平带领助手李必湖于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并用广场矮、京引66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带来了新的转机。

    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野败”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1972年,农业部把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成了全国范围的攻关协作网。1973年,广大科技人员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础上,选用1000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1000多个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种。张先程、袁隆平等率先找到了一批以IR24为代表的优势强、花粉量大、恢复度在90%以上的“恢复系”。

    1973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紧接着,他和同事们又相继攻克了杂种艰苦努力,超级杂交稻在小面积试种获得成功,有关专家对48亩实验田的超级杂交水稻晚稻的实测结果表明:水稻稻谷结实率达95%以上,稻谷千粒重达27%以上,每亩高产847公斤。这表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又取得“四大突破”:目前超级杂交水稻晚稻亩产量高;稻谷结实率高;稻谷千粒重高;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两个中国新型香米新品种。在场的专家和科技人员对这位卓越科学家取得的新成功而欣喜不已。这标志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再次超越自我,继续领跑世界。目前,超级杂交稻正走向大面积试种推广中。


精  神  品  质

 一是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献身精神。面对种种困难从不屈服,而是矢志不渝,坚强地战胜困难。以迎难而上的勇气,攻克了杂交水稻研究的难关。

    二是勇于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守旧、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不迷信权威和书本,不畏艰难,反复试验打破传统经典理论的束缚,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继续研究成功两系法杂交水稻,使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保持了世界领先水平。

    三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视野开阔,以实干家的本色,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提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建立了一套基本理论,为杂交水稻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是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从大处着眼,从难处着手,从全局着想。将所获的奖金全部捐献出来,奖给有贡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技术和某些育种捌料,传授或赠送给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以帮助他们发展杂交水稻。

    五是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作风纯朴、关心他人。在研究中心,经常组织研讨,鼓励大家发表见解,集思广益邀请客人举行学术讲座,以开阔眼界,互通心得,虚心地请教问题。不讲究吃穿,生活简朴,捐款设立基金会,帮扶他人。


伟  大  贡  献

  第一,不仅是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而且创建了系统的杂交水稻学。l964年,他冲破遗传学观点的束缚,率先开展三系法培育杂交水稻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三系配套、优势组合选配和制种低产三大难题。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发展战略,并解决关键技术难题。作为学术带头人,培养了一大批杂交水稻专家和技术骨干,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发展中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理论和应用技术体系,创建了系统杂交水稻学。

    第二,杂交水稻研究解决了中国入的吃饭问题,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从1976年开始,“三系”杂交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增产20%左右,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做出了历史性的贞献。2000年,第一期超级杂交稻研究目标顺利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组织的验收,随后,叉提前实现了第二期超级杂交稻研究目标,比一般杂交稻增产约30%。据统计,到2006年止,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56亿多亩,增加稻谷5200多亿公斤。

    第三,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最大的追求,为推动杂交水稻的国际发展、促进我国对外交往做出了巨大贡献。l980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转让给美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90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多年来,十几次赴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同时,他还在国内主持举办了20多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为30多个国家培训了500名技术人才。

    第四,袁隆平培养了大批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人才。四十多年来,在他的亲自培养、直接教导和间接影响下,不论是在他的研究中心,还是在全国杂交水稻技术攻关协作单位,已经形成了一支梯队结合、协同作战的杂交水稻技术队伍,肩负着将杂交水稻向纵深发展的重任。


社  会  评  价

  国务委员陈至立:袁隆平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是我国当代知识分于的杰出代表,是一位德学双馨的科学家,他的永不满足的科学创新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令人感动,催人奋进。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袁隆平院士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他对国家和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杰出的无党派代表人士,在参政议政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袁隆平取得的科研成果是继70年代国际培育半矮秆水稻之后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美国普都大学名誉教授汤•巴来伯格:袁隆平赢得了中国可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袁隆平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他把西方国家抛到了后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了水稻杂种优势的伟大科学家。

    国际水稻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世界带来了福音!

    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路甬祥:袁隆平先生有着鲜明的荣辱观,他在将近半个世纪的科学探索道路上,经历了种种磨砺和失败,当他的科研处于低谷时,他失意不失志,始终坚忍不拔地拼搏;当他事业有成,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及l0多项国际大奖,荣誉潮水般涌来时,他冷静对待,志存高远,淡泊名利,甚至将在国内外获大奖所获得的奖金捐赠给基金会,用以表彰科技工作者和扶植新人,表现出他的人格魅力。


个  人  言  论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我一门心思研究水稻,研究杂交稻、超级杂交水稻。动机和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吃饱饭。

    我的最大心愿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希望杂交水稻在解决世界性的粮食问题上发挥其作用。

    对于学农我从来没有后悔。看到农民这么苦,我们学农应该有这个义务,帮助发展农业,帮助农民如何提高产量,改善,他们的生活。既然学了,就应该有担子。

    杂交水稻这一科研成果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成绩只代表过去,杂交水稻研究任重道远。我还有两个愿望:一是把第三期超级稻研究成功;二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造福全人类。如果把这两个愿望实现了,我就心满意足了。

    谈到杂交水稻的成功,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说,知识+汗水+ 灵感+机遇=成功。

    只有刻苦学习,掌握丰富、扎实的基础、专业知识,长期不懈地勤奋努力(汗水).将知识和汗水很好地结合起来,不放过昙花一现的思想火花,及时捕捉和运用探索中孕育和迸发的灵感,做“确心人”,善于把握和抓住机遇,才能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有所成就,有所作为。

    搞科学研究,一是不要怕失败。二是不要白辛苦。三是你的研究方向对不对,有没有前途,是不是死路。

    我培养灵感就4个字,那就是“知识”加“汗水”。在知识的土壤里,用汗水才能浇灌出灵感的花朵。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我们没有上班下班制,因为我的工作主要是在试验田。

    在水稻开花的时候,赤日炎炎之下,我和我的助手们每天都是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在田间劳作。

搞研究就不能怕失败,我是为事业,又不是为名利。

    探索科学的道路是艰难的,但不管怎么难,科研工作者也要走下去。

    在最艰难的关头,一定不能轻易放弃。

    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无论是大还是小,都用心去做。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学问是无穷无尽的,要做好一件事情并不容易。

    科研的艰辛,科学精神的内涵,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感触最深。我理解这种艰辛。

    作为一个科学家,不能迷信权威,迷信书本,也不能因为取得了一丁点的成绩就沾沾自喜,居功自傲。科学是没有止境的。只有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成果迭出,常创常新。

    任何事情,我认为不会有极限的。

    我这个人水平不高,但是我有种认识,就是要不断地创新。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特色,就是要创新,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这才是科学研究的本色。

    搞科学实验还是要有一点幻想才行的。

    神奇的梦想其实就诞生于平凡之中,也能够在平凡之中成真。这种梦想是不脱离实际的美梦,是指导我事业追求的强大动力,使我付出毕生热血和精力为之奋斗不息。

    在传统理论的阻力和束缚面前,只有靠实践去检验,去创新。

    在种种“权威”的压力面前,我坚信:真正的权威永远来自实践。

    在科研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没有创新的新思路。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高尖精的阶段,要用量化来完成,数学是不可少的。

    中国的经济振兴,必须要发展高科技;中国农业的振兴,也要靠高科技,而且要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科技发展农业的路子。

    我的心态永远年轻。有70多岁的年龄,50多岁的身体,30多岁的一心态,更有20多岁的肌肉弹性。

    我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年轻人朝气蓬勃,敢打敢拼,是我们事业的希望。常和年轻人在一起,我就觉得自己还年轻,也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要成才,第一要素,也是最基本的要素,是身体要好。身体不健康,心有余力不足,无论你搞什么研究都支撑不下来。我现在还在第一线,只要田里有稻子,我每天都要下田的。

    做事先做人,这是老生常谈,也是我这一辈子最深刻的感悟。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是做一个科学家的基本前提。

    做科研还不要怕冷嘲热讽,不要怕别人说你标新立异。如果老是迷信这个迷信那个,害怕这个害怕那个,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只有敢想敢做敢坚持,才能做科技创新的领跑人。

    搞育种就是要坚持在科研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品种,才会产生灵感。

    精神上要丰富一点,物质生活上则要看得淡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