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建设学校文化 追求学校卓越

作者:茅海琼     部门:教研中心     日期:2009-6-23 10:55:00     人气:6485    
 

建设学校文化    追求学校卓越

—— 关于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

茅海琼

[内容摘要]有人说,三流学校靠经验管理,二流学校靠制度建设,一流学校靠文化建设。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精神生命。学校文化具有导向育人、规范约束、内化凝聚、启迪育人、弘扬传承、充实与创新等功能。学校文化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内驱力,是学校生存的核心竞争力,是维系学校成员的牢固凝聚力,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持久推动力,同时学校文化对社会文化也有着巨大的辐射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文化建设赋予我们教育的重要使命。本文试就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方面提出若干思考。

     [关键词]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    建设思考

 

一、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0091月,中央文明委再次将“全国文明单位”的殊荣授予我校,从而成为我区惟一连续两次获此称号的大中专院校。这是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并举的重大结果。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发展社会科学,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价值观念和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这两个方面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精神文明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但不能这样说,精神文明建设做好了,学校文化建设同时也做好了。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共同创造并逐步形成的文化氛围及相应物质形态,是学校这个共同群体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文化素质与文化集合的整体表现。我们的理解是:学校文化可概括为“一体两翼”:“一体”指理念识别(精神文化),“两翼”指行为识别( 践行文化 )、视(听)觉识别(物质文化)。理念识别(精神文化)包括思想( 理念)、愿景、价值观等;行为识别(践行文化)包括教师、制度、用人、教学等;视(听)觉识别(物质文化)包括标志、环境、形象等,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精神生命。它具有导向育人、规范约束、内化凝聚、启迪育人、弘扬传承、充实与创新等功能。学校文化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内驱力,是学校生存的核心竞争力,是维系学校成员的牢固凝聚力,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持久推动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文化建设赋予我们教育的重要使命。毋庸置疑,我校建设发展已达到了一个让人自豪的高度。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学校文化的缺陷。我们仅停留在开展文体活动或简单的说教上。各种“市民文化”充斥校园,粗言秽语随时可听,拉帮结派、哥们义气时常出现,给学校文化建设带来负面影响,给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带来极大伤害。因此我们必须更要关注学校文化。尤其随着整个社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可以预见,今后校际竞争将主要取决于学校整体文化的较量。因此文化立校是时代的选择、社会的选择、素质教育的选择。

二、对中职学校文化的特性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其群体构成的独特性,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及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办学初衷,决定了其在文化建设上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更具有开放和多元特点。

  (一)中等职校文化的校本特性。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而不升学为目标,其办学方向与培养目标更接近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学校的教与学和企业的技术更新、管理更新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要求理论以够用为原则,突出实践操作,“手脑并用,做学合一”是其鲜明特色,是强调的是“学以致用”,在这种教育模式下面产生的必定是更为实用的学习目标和行为方式,同时学校文化的基调也变得更加务实。

  (二)中等职校文化的人本特性。中职学生是渴望被肯定却因为应试教育阶段成绩欠佳成为被否定的一族,是单一教育评价体系的“失败者”,中职学生普遍生活在经济文化、人际条件等相对较差的社会和家庭环境,父母因忙于生计或文化水准低下而忽略或无力关注孩子的教育,学习和生活或多或少的形成陋习,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者”,同时由于教育类型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而使中职学生直面社会和职业的选择,带来了种种困扰和心理矛盾,学生中普遍存在自我意识强烈、人际关系紧张、理想目标模糊、道德品质低下、价值取向功利、学习能力薄弱、行为规范欠缺的特点。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建设必将更加重视职业理想、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影响。

  (三)中等职校文化的专业特性。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影响下,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过渡到企业员工的角色,实现“零距离”就业,中职学校越来越重视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努力使学生适应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制度、企业成员的行为习惯等方面要求,校企之间文化的互融、互动、互惠也逐渐成为校企合作的新取向。

(四)中等职校文化的社会特性。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社会文化是一柄双刃剑,健康、积极的因素会给学校文化注入活力,消极、灰暗的东西会给学校文化带来负面的影响,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学校与社会接触的更加频繁,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更加明显,封闭型的、围墙内的学校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冲击往往比较脆弱,容易发生“二大于五”现象(即五天的学校教育被周末两天就学坏的现象),因此,学校教育应努力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主动融入社会建立开放的学校文化,才能增强学校文化的生命力。   

(五)中等职校文化的时代特性。学校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社会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呈现出各个时代的特点,那么学校文化也会显现出时代的特征。现代教育思想理念的实施是中职学校文化重要的时代性特征,推行素质教育与实现教育公平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中等职业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而在不以升学为目的的中等职业学校,则是推行素质教育最合适的天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充分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做合一”的育人模式,校企结合、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等赋予了中职学校文化丰富的内涵。

三、关于对我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21 世纪是文化管理的时代,学校文化已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支撑学校持续发展的一种基础能力或竞争优势。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品位,最终是通过学校文化的构建来实现的,我们要坚持分层推进、逐步深化的原则,加强学校表层显性的文化建设,在校容校貌、建筑景致、教室布置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态上打上文化的印记,发散着文化的光泽,在此基础上,由表层向里层推进,由显性向隐性推进,着眼于建设一流的学校精神、学校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根据我校实际及现有条件,笔者对我校文化建设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秀美校园环境——建设物质文化。我们要继续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环境不仅是学生生活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文明素质的载体。我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使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能说话,都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当然,我们仍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功能区既要相对独立,各有特色,又要形成相互辉映的整体。使每一景、每一物寓于深意,使师生在每时每刻都能在潜移默化中享受文化的熏陶,接受知识的教育、规范自身的行为,实现人格的升华。

(二)坚持思想引领——建设观念文化。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体现为学校精神、办学思想,办学宗旨,学校远景等观念,是学校的灵魂。学校精神不但是对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而且还应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我校最值得品味的就是所独具的这种思想文化精神,因此学校必须以学校精神来加深师生对学校的认同,增强学校凝聚力,彰显文化底蕴,洋溢其理性之美,始终以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为统帅,构建学校文化。

(三)完善学校规范——建设制度文化。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学校日常管理中所形成的规章制度及其所昭示的价值取向。它将规范学校发展的行政权力和管理行为通过文化来实施,使之更加具有引领力、凝聚力和执行力。学校制度本身无疑具有强制性、约束性,但制度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则是淡化其约束性,强化其激励性,让广大师生感受到,自己是制度的受益者,而不是被约束的对象,从而把制度文化在自我管理中,升华为共同的价值追求。高品质的制度文化对师生决不仅仅是一种规则,一种约束,而是一种方向导航,一种目标激励,并润物无声地内化为师生的自身素质,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四)提升教育质量——建设学科与课堂文化。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升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的学科建设与课堂效益。学科建设和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想意识、情感态度等最富集、最稳定,最基本的学校活动,师生在校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这些活动中度过的。我们应该在学科与课堂文化建设上加大努力,如开展技能竞赛等,使之成为了文化建设的基本活动与过程,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五)打造学校特色——建设特色文化。学校文化建设要突出自身特色。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个性体现,独特和鲜活是它的生命力。因此,学校文化不能移植,不能引进,更不能照搬照抄,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量身打造。

创建学校特色需具备一定的条件,从内部条件来看,要有一批教有特色的老师,要有一种适应特色建设的文化氛围,要有一套保障特色建设的设备设施,而独到的办学思想是形成特色的关键。这些我校是具备的。

四、在建设学校文化的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学校文化建设要融入办学实践过程之中。学校文化本身就是办学实践经验的总结、积累和升华,它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又对实践活动产生指导作用。因此,要把建设学校文化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绝不能割裂二者关系,使文化建设脱离实践或者把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独立的任务去完成。否则,文化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意义的“形象工程”,这就背离了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和归宿。

  2 .学校文化建设要循序渐进。学校文化是一种积淀,是一种生长,需要一个播种、发芽、生根、出苗,然后慢慢长大再开花、结果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幻想一朝一夕取得突破性进展是不切实际的,甚至事与愿违,欲速不达。那些临时突破的东西,最多只能是显性的标语口号,而隐性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精神风貌等才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和根本。

总之,高品质的学校文化是一个优质教育品牌的内核和象征,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一所学校兴衰荣枯的决定性因素。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必须义无反顾地积极投身于学校文化建设之中,此外,别无其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