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把握大赛方向 强化技能训练 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黎 燕     部门:教研中心     日期:2014-6-18 15:41:00     人气:12361    

把握大赛方向  强化技能训练  提高教学效果

——中职计算机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项目化结合教学探究

黎燕

【摘要】本文主要以大赛为方向,围绕强化技能训练,介绍了中职计算机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项目化结合教学方法。

【关键字】技能竞赛  常规项目化结合  教学    

前言:《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_2020)》中明确指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了落实计算机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操作技能和岗位就业能力,为计算机提供一个专业展示和技能平台,各地相继开展形式多样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大赛。笔者连续七年辅导学生参加中职学校学生技能竞赛。在如火如荼的竞赛集训中,多次跟同仁交谈,凡是带比赛的老师都有一种疲惫感,疲惫来自哪?来着临时抱佛脚式的集训。每年的比赛基本都是急急忙忙抽查学生,到应对新软件,冲刺上场比赛,比赛的学生是仅仅是比赛的学生,比赛的内容是比赛的内容,找不到比赛与教学找到相通之处。面对如此困惑,本文尝试中职计算机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项目化结合教学探究,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机专业竞赛与教学水平。

一、中职学生学习和竞赛现状分析 

1.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

中职学生基本功较薄弱、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知识面较窄,创新意思较薄弱等问题。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部分同学沉迷网络,无心向学的情况下,难以体会理论知识学习的乐趣,也激发不了学习的热情。因此,学生学习的深度、高度受到限制。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人的心理过程总是“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学生的积极活跃的思维,同样需要强烈的动机和主动的情绪为支配背景。由于中职学生是技能训练的主体,把竞赛和常规化教学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的技能训练兴趣,让学习动机支配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

 2.竞赛环境和现状分析

教育部从2007年开始计划资助510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生竞赛,目的是激发中职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中职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广西每年面向中职学生举办多种技能性的竞赛,各职业学校也组织多类型的技能竞赛。从以往情况看,在同等条件下,用人单位升更高学历会优先考虑获得过奖项的学生,由此,学生有很高的参与竞赛的热情。

对于中职学生竞赛,有的职业学校认为参与竞赛获得的成绩,是展示自身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学校在竞赛开始前,会在学生中选拔出一些“尖子”,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以便能获得好名次。然而,这种做法显然违背了教育部门的主观期望,竞赛是展示学生能力的舞台,教育部门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能积极参与技能训练活动。而现实的效果是,少部分学生被集中训练,更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竞赛活动中来,而且,这少部分学生由于集中训练,可能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 

二、职业技能竞赛和常规项目化相结合的成功实践

计算机专业教师为探索多种实践技能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技能训练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以竞赛为动力,以竞赛内容为日常项目驱动,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赛训有机结合,从形式上为学生初步探索了一个人人参与竞赛的平台。

1.以大赛为方向,把职业技能融入改革标准中

中职计算机技能竟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行为,并非随意参加的单项竞赛。其项目主要包含动漫、数字影视后期、CAD竞赛等实用性强的项目。技能竞赛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以及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挖掘计算机人才以及反映行业发展水平,所以竞赛要与家常规化的培养目标严格一致,要与专业教学计划密切相关。依据企业“职业标准”和“关键能力”设计课程体系,在培养就业能力基础上,把职业标准和关键岗位能力要求分解并融入课程目标中,将技能大赛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将技能大赛评价标准融入专业项目,形成“班班有竞赛,项项有榜样,人人都参与”的良性局面,实现少数师生参与的精英教育向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普及化转变。具体如下

 2.以大赛为托,找准技能重点,扎实课堂教学

改进教学方法,以比赛的方向作为依托,找准技能重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学、做、赛”一体化,进行课堂教学。具体做如下:

◆课堂就是“赛场”,小赛促大赛 

以往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布置任务——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简单机械地操作实例,运行没问题,就认为自己作业完成了。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这个问题,不会运用,更提不上举一反三。专业技能竞赛的目的就是巩固知识,学以致用,那么我们将带入我们的课堂,积极发挥积极作业,改善整个教学效果。

我校每一门课给学生提出三个知识点,三个重点、三个重点技能的要求。在开学第一天,教师便结合知识的难易程度、比赛的动态内容为学生量身定制三个任务,并把它张贴在教室,学生随时可以看到自己改门课程的任务是什么、该学什么,该怎么做。围绕这三个技能,让学生进行提问,知识点分析,讲解,演示。要求学生在一定得时间内完成任务,提高他们的紧迫感,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学生完成每个任务之后,学生分组查找在做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要对完成情况打分,记录该次项目是否为参加其他大型做参考。既可以为更高一级的竞赛选拔人才,又能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成就感,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效果,而不是上完课,不知道收获了什么的这种茫然情况。

在课程结束后,留下课程设计,综合前面学习的知识点和内容,做一个又实用价值的项目出来,打分评比。优秀的作品并做展示。最后综合整个课程的学习情况,选拔好学生作为重点对象参加区技能大赛,这样免去组织选拔赛的麻烦,直接形成小赛促大赛的格局,同时更使学生更快地适应竞赛的氛围,同时还可以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到竞赛中,而不是少数人的竞赛,扩大竞赛受益面积。

◆为了使措施更好发挥作用,对理论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扩展

1)因为采用了竞赛型的实践课,为了便于把知识点结合到一起,进行小项目的练习,所以可能要到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尽量把能够组成项目的知识放到一块进行学习。

2)课上要加强其应用思维培养,以便适应实验课程主动要解决的情况。

3)针对竞赛、企业对这类知识的需要,重要进行讲解,或者是企业在哪方面用到这些知识,提早灌输给学生,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前对本领域的应用有个了解,更能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创新精神。例如:电视上我们耳闻目睹随时可见的广告,就是我们所学的数字影视制作的片头,给学生一个通俗易懂的讲解。

3.选修课+社团双重牵引,搭建常规项目教学第一个展现平台

按计算机影视、计算机平面设计动漫、计算机网络、CAD三个方向,牵头组建数字媒体、动漫、计算机CAD辅助设计、计算机网络等4个学生社团,创新性地推出项目学分申请制度,试行“社团专项活动结束后,考评优秀学生可享受与选修课同等的申请学分待遇”模式,这是我校计算机教改培养学生实践中最大之特色与亮点及实效所在(详见下表):

专业社团

负责人

社团名称

创新特色

黎燕(课题成员)

吴明(课题成员)

数字影视后期制作社团

企业网社团

·纳入选修课管理

·推行学分制度

·每周活动2

茅海琼(课题成员)

计算机动漫社团

杨文雄(专业老师)

CAD社团

4.学生的潜能开发,以综合技艺竞赛周为平台强势推进第二个展现教学平台

探索重点以一年一度的校内综艺技能周竞赛及校外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竞赛为载体,负责组织实施的校内外竞技项目10多项,让广大学生多类别参与体验,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学习平台。

竞赛类别

组负责组织竞技类别

实践推广效果

校内

综艺科技周

黎燕

数字影视(技能)比赛

学生参与面100%

奖励比例60%

◇技能作品展示90%

吴明

网络技术(技能)比赛

茅海琼

动漫(技能)比赛

杨文雄

CAD(技能)比赛

利秀秀

文字录入与图文混排

◇图形图像处理、室内设计、包装设设计技能作业作品展示三个栏目

校外

全区技能大赛、全国ITAT技能大赛、全国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

黎燕

◇数字影视区赛

◇全国ITAT Flash

◇全国文明风采Flash

◇何祖猛获全国ITAT先进个人

◇黎燕、吴明、茅海琼、杨文雄、李贤生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学生获奖励比例70%

茅海琼

◇计算机动漫

◇全国ITAT计算机应用基础

吴明

◇网络技术

◇全国ITAT网页制作

◇全国文明风采Flash

杨文雄

CAD 区赛

◇全国ITAT CAD项目

李贤生

利秀秀

赵国莲

◇计算机应用基础

三、赛训结合,效果良好

通过紧扣组织学生参加各个层次比赛,从完善制度、革新课堂教学模式设置、突出实践特色、创建社团、开展技能竞赛活动、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践与竞赛效果展现、奖励表彰与学习推广相结合等层层渗透的多方教改手段,收到了两个显著效应:

1.技能等级,连上台阶

    通过强化技能训练,使学生的技能操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CAD认证考试,过关率达98%以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达90%以上。

2.技能竞赛,成绩突出

    通过强化技能培训,我校师生在参加市、省、学校各级教育部门和行业组织的动漫、影视、网络等比赛中,捷报频传,硕果累累。60%同学在2013年学校第十一届技能竞赛中获得钦州市计算机各个项目的奖励;2013年计算机131班的黄权业参加第届届全国文明风采比赛荣获区一等奖;2012.3伍时一参加全区中等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2013.3钟英敏参加全区中等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梁栩参加全区中等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

笔者通过实践探索表明,以技能大赛为方向,将计算机常规技能教学项目与竞赛活动有效结合,能够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动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中职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小波.以赛促学—一种高效率的技能教学新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7(9). 

[2]应力恒.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