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原因 群策群力 防患于未然
——浅析中职学生打架的原因及对策
黄团才 王春霞
【摘要】中职学生打架的原因、后果与教训,应引起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从而针对学生打架行为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达到预防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事故。
【关键词】中职学生;打架;原因;后果;对策
学生尤其是新生在离开中学,离开朝夕相处的父母和亲朋好友,进入职校时,自然环境、人际环境、语言环境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需要有一个角色转变和适应过程,心理学将这一时期称之为“新生心理失衡期”。在这个阶段,学生自己如果不能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化和环境的变化,就会导致适应不良。有的学生学习生活适应性太差,难与同学和睦相处,凡事斤斤计较,不能以礼让人,人际关系较差。碰到问题时,不是以理服人,而是得理不饶人,拳脚相加,甚至拉帮结派。与他人产生矛盾时,不是找老师或相关职能部门解决问题,而是采取暴力解决问题,使矛盾扩大化、复杂化。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和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打架行为的严峻性、复杂性、危害性,坚决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预防学生发生打架行为,减少矛盾冲突,减少伤害事件,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为此了解学生打架的原因,寻求有效的对策,抓好教育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职学生打架的案例
1.2008年10月位于广州天河大观中路的某高职学校中专部发生了一起学生大规模斗殴的恶性事件,近百名学生手执刀具、铁棍等物在学校饭堂门口上演“全武行”,群殴场面持续约20分钟。10多名学生受伤,一人因伤重留院治疗。
2. 2013年10月广西某职校1名男生陈某在校外被本班另1男生李某和某职院中职班陈某等十几人围追殴打,某职校男生陈某用随身携带的弹簧刀捅死1人、伤2人。
3. 2013年10月广西某艺校学生吴某与李某在宿舍楼发生肢体冲突,李某用裁纸美式刀捅向吴某腹部,吴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4. 2013年10月,发生在河北承德技师学院的一场群殴事件,让年仅17岁的高嘉(化名)以生命为代价,点燃了躁动的青春。
……
频频在校园内上演的一起起暴力伤害案例触目惊心,不断刺痛着公众的神经。当我们为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以如此惨烈的方式逝去而感到惋惜和感慨之时,也不得不深思,缘何他们的青春里充斥着如此多的冲动、暴力与残酷?
二、中职学生打架的原因
中职学生打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
1.自身因素
①品德原因。爱寻衅滋事的学生,大多遵纪守法观念差,法律意识淡薄,无心向学,游手好闲,爱管闲事,不服从班主任老师的教育管理,对班主任的教育,左耳进、右耳出,听不进脑子,甚至有抵触行为,我行我素,自律行为较差,遇事不冷静,极易冲动。
②性格原因。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不同个性的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难免会出现心理上、行为上、习惯上、言语上的冲突。爱打架的学生一般自控能力差,个人自尊心较强,爱钻牛角尖,当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时,没有任何忍让谦让,没有豁达之心,而是暴跳如雷,恶语伤人,随便出手打人;有点小事自己心理不快,便向别人发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的话、不相干的动作认为是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当别人比自己好时,就产生嫉妒仇恨心理,甚至用打击、中伤手段伤害别人。
③责任缺失。“班兴我荣,班衰我耻”,应是文明学生应有的责任意识。但爱打架的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差,常常把个人的行为凌驾于班级之上,不服从班级管理,不顾全班级大局,打架时很少考虑到自己打架给集体、学校造成的损害,也很少考虑到打架给自身、被打学生、双方家庭造成的损害。
④认识偏差。爱打架的学生大多有个人英雄主义,认为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打架念头一出现,就头脑发热,是非不分,人云亦云,见别人打自己也跟着打,帮同学、帮朋友、帮老乡出面打架解决问题,把法律、纪律抛之脑后,不计个人得失,不计后果,往往导致打架事件严重化、复杂化,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
2.家庭因素。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给学校工作以积极配合和有力支持,而不良的家庭教育则会干扰、阻碍学校的教育工作。
①教育方式。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人大自然成”,认为不必过多地管教孩子,应该让他们自然成长,对孩子放任自流,致使孩子任性放纵、野性十足、为所欲为;有的家长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动辄就棍棒侍候,往往使孩子变得顽皮倔强、盛气凌人;有的家长对子女百依百顺、毫无原则地偏爱和袒护,这样的家庭教育都会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的人格特质。遇到问题不会排解负面情绪,内向的会选择自杀、自虐等行为,外向的则会选择打架斗殴等极端行为。
②家庭结构。父母双亡、单亲死亡、父母离异、父母不和等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教育环境先天不良,家庭育人环境较差,教育不够科学系统,孩子缺乏足够的关爱,成长起点低,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产生被遗弃、孤独、悲伤、自卑、疑心重等消极情绪,从而对他人特别是正常家庭的孩子产生敌意思想和心理不平衡,特别容易被激怒。
③家长个性。某些家长个性偏激、固执、暴躁、容易发火,对孩子缺乏应有的理智、耐心和细心,凡事不问青红皂白严厉限制,严加训斥。久而久之,这样的性格对孩子就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也渐渐形成了相应的性格特征,多数表现为“在家是羊,在外是狼”。
3.学校因素
①德育教育不给力。学校的德育工作仍然未形成一盘棋,科室之间,年级之间,班级之间,教师之间,存在互相推诿、扯皮现象,没有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对学生中出现的小打小闹、矛盾纠纷,没有及时跟踪了解,迅速化解,从而引发严重的打架事件。
②教育管理不得力。某些班主任对学生打架事件的防范意识淡薄,措施不力,未能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日常行为、个性特征、思想动态、心理状态等,未能及时发现学生中出现的矛盾,合理地化解矛盾,把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班主任管理服务意识不够强,疏忽沟通,没有把学生出现的矛盾或打架苗头,及时向学生家长反馈,使家长没能及时了解和教育自己的孩子;班主任的工作方式方法有问题,未在学生中间安插明岗暗哨(“明岗”指的是班团干部、宿舍长;“暗哨”指的是班主任通过观察,在学生内部挑选有正义感的学生作为“情报人员”),信息来源不广,对学生的打架行为不知情;有的虽然发现了问题,但是未及时做好预防工作和进行有效教育管理,致使打架行为频繁发生。
③教育方法不恰当。有些班主任一见到或听到学生犯了错误便火冒三丈,或训斥、或辱骂、或体罚学生,那就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实质上,班主任在发脾气、愤怒时,是智能较低下的时候,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唐突的决定,使学生产生对立的情绪。
4.社会因素
①反面人物的不良影响。现实生活中社会黑恶势力和个别流氓地痞,蛮横无理,招摇过市,大肆欺压百姓,看起来活得风光潇洒,派头十足,受到一些不辩是非的学生崇拜和追捧,于是,他们也在学校里效仿黑社会老大一样去生活,打着“顺我者昌,逆我者打”的旗号,凭着有力的拳头,恃强凌弱,欺压同学,极大地满足个人的虚荣心。
②影视网络的负面影响。某些影视剧和网络游戏中拳头击打、刀枪进攻的声音以及腥风血雨的场面,迎合了人们好斗争胜的心理,学生看起来玩起来感觉很刺激、很过瘾。看得多了,玩得多了,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就产生了模仿的欲望,并把同学作为实施的对象,脾气越来越暴躁,下手也越来越专业。有些学生不加分析地模仿影视剧中所谓“行侠仗义,替天行道”的侠客精神,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看不顺眼的人和事就大打出手,刀棍相向,还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是在伸张正义。
三、中职学生打架的后果
打架给学生双方、双方家庭和学校都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1.伤害身心健康。对被害人来说,打架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的伤害,更是精神的痛苦折磨。在处理打架事件中,我们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位同学被本班同学用棍子殴打了二十多棍,打得全身浮肿,遍体鳞生,惨不忍睹,身体非常痛苦,兼之其被打得惊恐入心,害怕遭受打击报复,不敢报告学校、老师,也不敢告诉同学和家长,变得更加胆小怕事,精神极其痛苦。
2.加重经济负担。人的生命和健康是无价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受法律保护的。可以说,以损害他人生命和健康为目的的打架行为是一种最昂贵的消费行为。上面我们提到的用棍子殴打本班同学二十多棍的加害人,最终赔偿受害学生差不多一万元医药费。所以打架花费成千上万、几十万、甚至倾家荡产都不是什么稀奇事。为此有家长痛苦地把这种事情比喻为“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社会上也流传“有本事去挣钱,没本事别打架”这样的话。
3.承受法纪惩罚。实施打架的人轻则受到学校的严肃处分,受到老师同学的批评或鄙视,从而难以在学校立足;重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使人生最宝贵最辉煌的时光要在高墙铁网里度过,从而给他们的人生抹黑。
4.损坏学校声誉。打架斗殴行为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影响了同学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损坏了学校的办学声誉。学校经常出现打架斗殴等违纪乱象,会让社会上的人对这个学校的管理产生怀疑,学生和家长感觉没有安全感,使得学生不敢到该校读书,家长也不愿送孩子到该校读书。
四、中职学生打架的对策
1.加强法制意识教育。学校要利用每周升旗、每周班会、集会等进行法制教育,不厌其烦地向学生讲明打架的严重性、危险性、危害性;学校职能部门要针对打架斗殴作专题教育或专项整治活动,邀请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到学校开展青少年法制专题教育,增强法制教育的有效性、威严性、震慑性,使学生不敢打、不能打、不想打,更自觉地知法、守法。
2.勇于担当全员育人。学校应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对学生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礼仪养成教育等。学校各科室、各班级、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并协调一致,把学校的各项工作集中到“育人”这一点上,实行全员管理,教育方式多样化,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3.健全有效管教机制。管理部门和班主任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性格特点等,运用一定的教育方式进行巧妙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一时冲动的情绪或矛盾得以缓解,进而进行正面教育,促使犯错误的学生提高认识,改正错误;学校要组织一支组织严密、行动迅速,不怕事、敢管事、善管事的管理队伍,发生打架斗殴事件时,上到领导,下到门卫保安、宿舍管理员,一定要及时做出反应,严肃处理,首恶必惩,绝不姑息,决不手软;加强信息的收集和反馈,派专人负责收集和反馈信息,掌握一批爱打架、常闹事的学生信息,保证信息做到上通下达,建立反馈意见长效机制,老师和学生有什么信息可以及时向学校反映。措施有效,全员合力,齐抓共管,才能建设一个稳定安全的校园环境。
4.完善“三防”,强化管理。确保保卫人员数量足够,体质优异、政治可靠,业务精良,学生发生打架斗殴行为时,行动迅速,及时制止打架行为;要不断完善校园物护、技防措施,配备必要的物防、技防设施设备,按照学校规模和重点区域添置校园视频监控设施,并与公安110指挥中心联网,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报警,预防和减少打架行为的发生。
5.加强警民共建管理。学校要主动和公安机关加强联系,加强配合,互通情况信息,形成长效的工作合力,预防恶性打架案件。对一些经常违纪、违规的学生,顶风打架斗殴的学生,经劝说无效后,要主动邀请当地公关机关配合进行教育。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依法严肃处理。
6.依靠家庭教育管理。学校要采取如家访、电话交流、书信、网络等多种渠道与家长沟通,通过有效的沟通,灌输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思想,引导家长采取合适的手段,配合学校进行教育管理。
7.教育学生文明使用网络。如今,网络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不但电脑可以上网,手机也能用于上网了,这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有些学生并没能正确地利用这些平台,而是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到了不思学习、废寝忘食的地步。对这样的学生“宜疏不宜堵”,只堵不疏有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应该通过专家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使学生认识到沉迷于网络游戏特别是暴力游戏的危害性,主动远离这些带有暴力色彩的网络游戏,转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宋书文、梁全进主编:现代教育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
[2]谭保斌主编:班主任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魏书生主编: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0.
[4]孙灿成主编:学校管理学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杨冰编著:这样教子最无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6]陆向阳编著:中学生心理健康,群言出版社,2004.